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此身许国难许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皇宫是这个天下防卫最森严的所在,也是这个天下最为神秘的地方,可是皇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总归是有渠道流传到民间的。

    当杜睿离了承庆殿,回返他的国公府时,府中上下人等皆已经知道了杜睿在早朝之上,奏请西征的事。

    杜睿一进家门,就看见安康公主等人已经在等着了,杜睿见状也不禁一阵苦笑,此事事先没和任何人打过招呼,那一日从李世绩的府上回来之后,他就在忙着写奏折。

    “今日怎的聚得这么齐全,媚娘,你不是前往茂陵陪太后娘娘了吗?怎的也回府了!?”

    武媚娘如今已经是年近不惑的岁数了,可是岁月似乎并不愿意在她的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依然风姿卓越。

    “妾身只怕是再不归来,便见不着夫君了!”

    杜睿讪讪一笑,道:“那怎会,又不是天人永隔,怎会见不着面!”

    一旁的安康公主见杜睿居然还在装糊涂,忍不住气道:“睿郎!这番又因着何事,居然要急匆匆的领军出征?这才太平了几年,你怎的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宝钗平日里最是温顺,可是今日也不禁有些恼了,道:“夫君!便是要西征大食,如何便要夫君亲自去,不说夫君如今位高权重,朝政尽皆仰仗着夫君参详,料理,便是夫君是一闲人又如何?难道这大唐的天下,便当真没有了敢战的将军,五姑爷如今便在埃及,三姑爷如今也在钵息德城,都是惯能征战的,为何夫君偏要亲身涉险!”

    杜睿早就料到会有今天这一节,倒也并不奇怪,众多妻妾都不想他再上战场,关于这个,杜睿是清楚的,这些年来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虽说不曾受了创伤,可毕竟风餐露宿,夙兴夜寐的,如今到了四十岁上下,身子已经大不如前了。

    众女的关心,忧心,杜睿甚为感动,但是这一遭,他是必须要走的。

    大食向来为西方的强者,虽说这些年屡屡被大唐挫败,可终归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实力还是非常强悍的,这一次薛仁贵征伐埃及,如果能胜的话,则断去大食一臂,趁着这个机会,将其彻底诛灭,一来是完成太宗皇帝,高宗皇帝的遗愿,对岳父和挚友也算是有个交代,二来也是为了除去大唐的一个隐患。

    将下人都打发出去,杜睿道:“此时,诸位夫人都不要再劝了,我主意已决,大食向来为大唐帝国的隐患,永徽七年之时,又曾与怛罗斯一役,屠杀大唐将士十余万众,这等深仇大恨,是化不开的!”

    安康公主急道:“可是睿郎随后不是在西域大败那个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的仇人,有攻伐了中亚,报了大仇吗?”

    杜睿闻言,怒道:“妇人之见!”

    安康公主被杜睿斥责的一愣,他自嫁到杜家,杜睿何曾说过他半句,闻言不禁眼圈泛红。

    汝南公主见了,埋怨道:“睿郎!便是有何话说,不能好好的言语,胡乱发什么脾气!”

    杜睿也觉得自己的话说得重了,叹息道:“涑儿!你莫要怪我,这大唐与大食的仇怨,根本是无法化解的,大食人想要夺取西域,进军东方,大唐也想着西陲边地长治久安,双方的仇怨只会越打越深,哪里有当真报了仇那么一说,真要说是报了仇,也只有两国之间,一国彻底被剿杀,才算完!”

    汝南公主道:“可是那也不必睿郎你亲自去啊!?朝中那么多能征惯战的将军,不说李世绩李大人,王玄策大人,席君买大人,刘仁轨大人,哪一个不是沙场宿将,怎的偏偏又要睿郎亲自去!”

    杜睿当然知道王玄策等人都是能征惯战的,可是面对大食,对他们杜睿都是不放心,苏定方怛罗斯惨败可就是前车之鉴,不能不防备,这次西征关乎国运,一旦稍有差池的话,那可就要动摇国本社稷,交给别人,杜睿如何能放心,便是他亲自去,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当年杜睿能战胜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夺取中亚,那是因为中亚地区大食征服不久,民心未付,可是这次进兵不一样,不说大食发祥地阿拉伯半岛,便是西亚地区,也是大食征服日久的,早就被大食人同化,一想到那些狂热的教民,杜睿都要头疼,更何况是不熟悉大食的王玄策等人。

    “此战关系重大,非我去不可,诸位夫人就不要再劝了!”

    安康公主见杜睿这般执拗,听不进人劝,也急了,道:“你便满心想着国家大事!”

    杜睿道:“两朝帝王托孤之重,涑儿!你试想一下,天下间,历朝历代的可曾有过这般信重的,当初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晏驾之时,都拉着我的手,将天下事托付给我,我如何敢懈怠,更何况鲸吞天下,横扫**,乃是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心心念念之事,我身为人臣,又受了托孤之重,岂能不尽心竭力!”

    安康公主见杜睿提起她的父皇和皇兄,也不禁眼中含泪,道:“那父皇当日驾崩之时,也曾叮嘱你多多照看我们姐妹,你满心只想着国家大事,却不曾有过我们!”

    杜睿闻言,也是一声长叹,道:“涑儿!此身既已许国,难再许卿!”

    为国舍家!

    杜睿这个原本一心懒散,只想做个逍遥贵公子,富贵闲人的人,如今担子既然都已经压在了他的身上,他也挣脱不得,只能狠心如此了。

    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有一句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杜睿每次想到这句豪言壮语,心中那些儿女情长之事,便被压下了,霍骠骑为国征战一生,尚且不曾懈怠,杜睿身边无数娇妻美妾,想尽了温柔乡,又如何敢轻易心懒。

    回想武帝之时,北方匈奴单于举兵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域。自幼胸怀大志,满腔强烈爱国之心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八百名将士随大将卫青迎战。他出其不意,深入敌后,独取匈奴单于叔爷的首级、生擒单于的姑父而凯旋。之后,在著名的“河西战役”中,率一万多骑兵,两次击败匈奴,斩获四万余人,首先控制了河西四郡;又和卫青深入匈奴境内一千多里,击败匈奴主力,击毙、生擒匈奴将领,控制河套地区,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走廊。

    汉武帝念霍去病长年在外征战,屡立战功,给他举行了隆重的庆功典礼,又特派京中能工巧匠为他建造了一座绿树环绕、飞檐碧瓦的高楼大院。

    霍去病看到这座高楼大院后,大吃一惊。他想到的不是从今以后可以安享太平,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匈奴未灭,战争还在继续,怎能离开军营,到这深宅大院中去享受呢?

    便毅然向汉武帝表明了自己的心际:“臣屡受陛下所赐,心已不安。今虽取得河西大捷,然匈奴未灭,北方的父老姐妹仍遭蹂躏,我怎能解甲卸胄,享乐于高楼深院?还是让臣即返军营,与将士们为消灭寇仇驱驰效命吧!”

    武帝大受感动,答应了霍去病的请求,但命令他将府弟留下,待边患平息后再享受。

    然而,霍去病最终没有住进这座豪华的府弟。公元前119年,霍去病攻匈奴大获全胜,自己由于劳累过度,病逝于军旅之中,年仅24岁。

    霍去病的名言及其事迹告诉人们: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而那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面对这等豪言壮志,这等大情操,便是汗颜都没有资格,先国后家,为国舍家,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才是大丈夫,大豪杰。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多么一句铮铮铁骨的话啊,伴随着一代名将霍去病至今已然传唱了数百年,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写下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来赞颂他的功绩。

    当年,霍去病在抗匈战争中建立奇功,多次得到汉武帝的奖赏。汉武帝前后赏赐他食邑一万七千多户,官至大司马。称得上是高官厚禄,尊荣无比!但是霍去病并没有坐享安逸生活,心里仍然牵挂着国家的安危。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特意命人为他在长安建造了一所精致的住宅,叫他去看看满意不满意。

    他却对汉武帝谢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是何等豪壮的语言!

    可以说是霍去病战斗的一生的写照,短短八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充满了为国舍家的耿耿忠心和豪迈慷慨的英雄气概。

    不仅武帝当时听了,大受感动,这震撼人心的八个字,也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就是在数百年过去之后的今天,也仍能让人热血沸腾。

    而霍去病也成了爱国将领的表征,受到历代人们的推崇。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一生中,多次出塞征战,是一位没有败绩的军事天才,他为西汉取得抗击匈奴的最终的胜利。

    霍去病的少年生活极尽坎坷,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

    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而他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元光五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军队出塞。在这一次出兵过程中,四路大军出塞三路大败,尤其离谱的是老将李广竟然被匈奴所虏,好不容易才逃归。

    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领兵的“骑奴”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卫青的军事天才使汉武帝刮目相看,他从此屡屡出征,战果累累。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它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敌立功的那一天。

    这时卫家的地位一直在提升,先是在元光六年,卫青官拜车骑将军。他兵出上谷,直捣龙城,成为四路出塞军队中惟一获胜的军队,以功封为关内侯。然后就是对于卫氏家族来说另一个重要的年份,元朔元年。

    在这一年,先是霍去病的姨妈卫子夫生下皇子刘据,被封为皇后,走上当时女性的顶峰,然后是秋天舅舅卫青奉命率骑兵3万人从雁门出击,击败匈奴,之后在第二年卫青率领所部从云中出击,又经云中郡至朔方郡向西扫荡追击,直至陇西郡。

    这次漠南之役,卫青所部汉军纵横数千里,击败匈奴,赶跑白羊、楼烦两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夺取了匈奴入侵中原的前哨鄂尔多斯草原。战后,封卫青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此时的卫家已经是身份尊贵,今非昔比了。

    当时的霍去病正是处在一个拥有梦想的十二三岁的年龄。舅舅的巨大成功无疑对他是一种榜样,也许正是这个时候,少年立下远大的志向。驰马北疆,这对于少年而言是一个并不远的目标。

    终于,他的机会来了,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击匈奴,接受武帝诏令,任十八岁的去病为骠姚校尉,以所部壮士为其部属。他本身就是羽林出身,羽林本身就是汉朝的精锐部队,羽林骑,取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的意思,属光禄勋,为皇帝护卫,霍去病的八百骠骑应该就有这些精锐。

    这一年出征匈奴的一共有两次:一次是在春天,以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斩首超过千人。第二次是在秋天,卫青又率六将军从定襄出击,斩首万余人。

    在这次战役中,霍去病带领他的捌佰骠骑勇士径直抛开大军几百里,寻找有利的机会攻杀敌人,少年的心中没有害怕,没有惶恐,有的只是建功立业的雄心,以及不顾危险的豪迈,可以说他是年轻,出生的牛犊不怕虎,但是正是这种豪迈使少年成功了,他在匈奴的腹地袭击了营地,杀死了匈奴相国和当户,杀死单于祖父一辈的籍若侯产,活捉单于叔父罗姑比,斩首二千零二十八人,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划食邑一千六百户。此一战霍去病横空出世,如猛虎出笼,一位年方十八的少年从此成为称雄大漠的匈奴的克星。

    元狩二年春天,就是霍去病上次初露锋芒的两年后,汉武帝又一次开始对匈奴的进攻。这次出塞前,汉武帝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品秩与大将军相等。

    而这次出塞作战,霍去病发挥了骑兵的高机动性,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经过五个匈奴的部落,与敌人短兵相接,杀死了折兰王,砍掉卢胡王的头,诛杀全副武装的敌兵,抓获了浑邪王的儿子及匈奴相国、都尉,歼敌八千余人,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同年夏天,霍去病率领骑兵越过居延泽,经过小月氏,攻到祁连山,俘虏酋涂王,率众投降的有二千五百人,杀敌三万零二百人,俘获五个匈奴小王、五个匈奴小王的母亲、单于的妻子、匈奴王子五十九个,还俘获匈奴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共六十三人,获得了很大的胜利。捷报传入朝中,武帝大悦,朝群臣高呼:“去病果不负朕之重望!”。

    元狩二年秋天,匈奴的单于由于西方的浑邪王屡次被骠骑将军率领的汉军打败,损失几万人而大怒,想召来浑邪王,把他杀死。

    估计是消息不机密,所以被浑邪王知道了,于是浑邪王和休屠王等想投降汉朝,就先派人到边境迎住汉人。

    汉武帝听过汇报后,怕浑邪王用诈降的办法偷袭边境,于是就命令骠骑将军领兵前去迎接浑邪王和休屠王。骠骑将军渡过黄河,大胆地冲入匈奴军中,不伤己方一人却杀死哗变的8000匈奴人,再降伏了余下四万人。

    少年英雄的胆识可见一斑,他当时应该是像战神一样威武,这个形象刻在了匈奴人的心中,也刻在了中国历史的画卷上。

    河西战役结束后,霍去病又被汉武帝封赏,划定一千七百户增封骠骑将军。这位少年将军只休息了一年多,又一场战役在等待着霍去病,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漠北战役。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