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9凯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八卦。

    靖晖五年八月,大燕朝上京传唱的三件事:第一,据闻二皇子满月那一日,康国公府庶出的四小姐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牌子混进了宫里,装扮成陈嫔娘娘的样子在后花园勾引皇帝,结果被认出来的皇帝狠狠踢了一脚,伤得至今还躺在床里;第二,康国公府二房的长子姜二少爷跟荣王府的世子爷在京城最出名的青楼‘怡红楼’里争抢花魁‘小杜鹃’,最后姜二少爷以微弱优势抢赢了荣王府世子而抱得美人归,但姜二夫人却被气病了;第三,福建战报,轰轰烈烈的三年抗倭大战,最后以苏大将军端掉倭寇老巢而告终,苏家大军不日将凯旋回京。此次抗倭过程中,永宁侯世子林凤祁大出风头,据闻世子爷牺牲美色,制造了一出美女救英雄的桥段勾引倭寇头子的女儿混进倭寇窝里与苏大将军里应外合最终打败倭寇,得立大功。

    这三件事,一件好事两件坏事,一件与永宁侯府有关两件与皇后的娘家康国公府有关,偏偏这两件坏事都是与康国公府有关,一时之间,康国公府成了京城贵夫人间茶余饭后的笑谈,为此,一直带着自己的长房嫡孙隐居在西山的康国公都忍不住下山回了康国公府。据闻康国公回到府里连茶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先一手一个茶杯砸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头上,然后宝刀未老精神烁烁的在书房里大骂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整整两个时辰。

    当这些流言蜚语漫天飞舞在京城的上空时,茵娘正坐在永宁侯府的静香院里的一间小绣房里,手执绣花针在跟蜀锦帕子上的一朵梅花战斗。

    自从宫里回来之后,陈夫人当天晚上就找到了林侯夫人谈了一晚上,那话委委婉婉的兜了两三圈,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一个名分还没落定的丈母娘这样长期住在女婿家实在不好,为了女儿的名声着想,我想搬出去,当然,我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还想请亲家母帮个忙,看看能否帮我在京城找个价钱便宜的交通方便的并且治安环境还很好的三进房子,当然买房子的钱我自己出的。亲家母,您看,能否帮我这个忙否?

    林侯夫人实是不想陈夫人搬出去的,家里又不是没房子没吃的,白养两三个人算什么。自燕娘进宫后,燕娘就跟林侯夫人有些生分了,虽说两人现在还有一层相互依靠的关系在,燕娘在宫里需要以永宁侯府作靠山,而永宁侯府也想靠着燕娘提高自家越来越弱势的地位,但真心和不真心总是不一样的,林侯夫人还想趁着这个时候以陈夫人为纽带好好修复与燕娘的关系呢。

    林侯夫人拉着陈夫人的手努力的挽留了一番,但最终抵不过陈夫人的坚持,当天晚上林侯夫人对着袁麽麽抱怨了几句:“也不知道在折腾个什么劲,家里有房子有丫鬟伺候的,不比搬出去舒服?偏偏就非要着急搬出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永宁侯府不愿意招待亲家故意将人赶出去的呢,于我们是什么好名声,再说她们毕竟是乡野之地上来的,于规矩上不足,我只怕她们去了外面闹了笑话连累了我们侯府。”

    袁麽麽自来对陈夫人和茵娘的印象很好,又因为茵娘以后必要过门成为侯府里的主子的,秉着要打好关系的宗旨劝慰了林侯夫人几句,怕林侯夫人不喜虽不敢明着说好话,但也隐隐约约的为陈夫人解释了几句。

    林侯夫人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人家不愿意住她又不能绑着不让人家走,林侯夫人也不愿意把关系弄僵,等到第二日还是让人去京城周围的地方打听房子了。不过林侯夫人也提出,茵娘以后是要做世子夫人主持中馈与来往应酬的,必须要留在侯府接受世子夫人的教育。当然,她也是很通情达理的,等休息的时候茵娘若是想要回去看看陈夫人,她也是允许的,或者陈夫人想女儿的时候也可以上门来看看。陈夫人对此点头同意。

    不过三日,林侯夫人便打听到了在帽儿胡同隔壁的羊角胡同有一座符合条件的三进房子,那房子的主人原是一个七品京官的夫人的陪嫁,那京官寻到了一个外放的差事要举家一起赴任,那夫人想着这几年只怕都不会回京,这房子留在这里还要请人照管,还不如卖了多留些银子在手上到了赴任的地方再重新置产业。因为那夫人急着出手,房子又有些旧,林侯夫人便以两千五百两讲好了价钱。

    交了钱签了房契之后,林侯夫人又叫了工匠过去重新装修了一番。到了八月上旬,查了黄历,找了一个宜搬迁的日子,陈夫人与萍娘母女二人便搬到了羊角儿胡同,林侯夫人做事精细,想着她们只怕不愿意使唤侯府的丫鬟,又叫了人牙子过来买了八个丫头,这些丫头中有小有大,小的十一二岁大的十六七岁,将她们连带着卖身契一起送到了羊角儿胡同。

    这对林侯夫人来说原本是随手的功夫,但却弄得陈夫人有些愧疚不安,自己这么强硬的要搬出来,人家做事还这么细心周到,自己总有受之有愧的感觉。

    陈夫人和萍娘搬走后,林侯夫人开始对茵娘进行世子夫人的课程教导,早中晚的课程都安排的满满的。早上与侯府的三位小姐一起跟着女先生上《女则》《女德》《女四书》,下午是为茵娘单独开的算账、女红和书法,说是为茵娘单独开的这个,并不是说人家侯府的三位小姐不用学这个,而是因为三位小姐都是庶出,不大可能会嫁给支撑门庭的长子长孙,要求的标准跟茵娘不一样。而且侯府小姐的教育都是从小开始的,人家要学的都学得差不多了,跟茵娘这半桶水的水平也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到了晚上,则是由林侯夫人亲自来教她主持中馈和讲解侯门各家的忌讳。

    林侯夫人请来教导她算账、女红和书法的是一位姓栗的麽麽,此刻就站在她的旁边,看着她五个缠着白布的手指头,表情平静的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侯府当家夫人,必要学会三件事,第一,算账,第二,女红,第三,书法。算账不用说,当家夫人要主持中馈管家理事,这样样都要与银子打交道,就算家里有账房先生,那也要自己心里有数才不会被底下人欺瞒了去。这女红则是侍奉舅姑之所需了,再是珍贵的物件,都不及自己绣的衣服鞋子送到婆婆小姑面前来得情意深重,要想婆媳关系处得好,这女红是必不可少的,这书法嘛,则是交往应酬充门面用的,都说看字如看人,这字写得好,外人见着了,先就在心里对你好感了三分。二小姐算账很有一手,无论心算还是算盘,都能算得溜溜的,这书法虽不是顶尖,却也勉勉强强,唯有这女红,二小姐还是应该花多点心思认认真真的学才是。”

    陈夫人自嫁人就没有公婆小姑需要伺候,没有享受过女红带来的好处,对女红一事向来也是可有可无,茵娘等姐妹三人小的时候虽然也亲自教过,但燕娘自己有天分学得好,而茵娘则是因为小时候被照顾她的奶娘不小心用针扎过自此有了阴影,等学女红的时候,插杆打诨的就是不愿意学,陈夫人也由她了,反正嫁人以后有丫鬟婆子照料着,做衣服鞋袜之类的有丫鬟婆子就行了,哪用得着自己亲自动手。也因此,茵娘长到十四岁,女红的水平仅在于能够穿针引线分出红线白线。

    不管如何,反正茵娘学女红的过程路漫漫而修远兮。

    ####

    自二皇子的满月宴之后,苏大将军抗倭成功和永宁侯世子立了大功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

    林侯夫人听到消息时,是连叫了好几声的阿尼陀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